外资券商进入境内场外期权业务,中国衍生品市场潜力巨大待升级
2020-11-27 07:16:26 来源/作者:第一财经 周艾琳 评论:0
外资正式打入中国衍生品市场
“我们等待和准备快三年了。”瑞银中国全球金融市场部主管、QFII业务主管房东明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,瑞银对中国衍生品业务的投入很大。但是,之前按照券商综合评级资质,会导致很多外资券商无法在中国境内开展衍生品业务。因为与本地券商比较,外资券商在中国境内的资本金、市场份额相对不大,会导致外资在综合评级方面不占优势,尤其是在尚未控股时,外资想增资也面对挑战。但随着现在外资实现控股,资本金的充实和业务扩容变得更具弹性。据了解,在此次瑞银证券获得二级交易商资质后,还在继续为一年后申请一级交易商做准备。
今年9月25日,中国证券业协会制定并发布了《证券公司场外期权业务管理办法》(下称《办法》)。《办法》对交易商的管理要求中提道,证券公司参与场外期权交易实施分层管理,根据公司资本实力、分类结果、全面风险管理水平、专业人员及技术系统情况,分为一级交易商和二级交易商。最近一年分类评级在A类A级以上或B类BBB级以上,持续规范经营,且专业人员、技术系统、风险管理等符合对应条件的证券公司,经协会备案,可成为二级交易商;展业一年情况良好、未有重大风险事件的,可向证监会申请成为一级交易商。
瑞银证券符合上述“最近一年分类评级在A类A级以上”的要求,根据证监会公布的2020年证券公司分类结果,瑞银证券2020年级别为A。
在此前的金融开放过程中,外资机构主要参与的部分以传统商业银行业务为主;而在最近一两年的金融开放中,金融市场业务成为外资机构竞争的主阵地,而衍生品交易能力也是外资具有优势的领域。
中国衍生品市场升级潜力大
中国市场巨大的业务发展潜力是外资所看重的。“现在国内衍生产品业务预计最多占到投行业务的1/5,未来增长空间还是很大的。”房东明称。
瑞银非银金融团队此前的研究提及,中国场外交易衍生品名义交易额不到总市值的1%,而美国为78%。中国金融市场的交易所交易期权业务仍处于初期阶段,在放开沪深300ETF期权之前只有一种ETF期权在交易所交易(50ETF期权)。近年来,美国的场外衍生品余额约占上市公司总市值的78%,并于2008年达到峰值;此外,在2019年12月沪深300EF期权上市之前,场內股指期权方面仅有上证50ETF期权在交易所内交易,场内个股期权尚未放开。2018年,上证50ETF期权交易额占A股总市值比值仅为0.41%,比例较小。
房东明还建议,目前机构客户对于实现衍生品非交易过户的需求很大,境内的交际机制仍需进一步与国际接轨。
此外,9月公布的QFII新规将投资范围扩大,其中就包括允许QFII投资境内股票期权。不过,房东明表示,目前业务的重点仍聚焦在境内的机构客户,QFII在布局期权方面仍需要监管层进一步的细节指引,外资也需熟悉这一市场。

评论排行
- ·期权:交易策略高级篇(1)
- ·挖老东家客户成常态 期货公司缘何一将难求(1)
- ·交行资管取道香港获持牌法人资格(1)
- ·国泰君安资管精准把握蓝筹行情(1)
- ·80后私募基金掌门人毛凤丽(1)
- ·私募:创势翔超泽熙实现二连冠(1)
- ·原油腰斩 油气QDII最多跌45%(1)
- ·欧元区陷入通缩 宽松措施料加码(1)
- ·上交所防控私募债风险(1)
- ·金融创新只是新兴的复古?(1)
- ·经济放缓 铜价不一定走熊(1)
- ·减产周期撑腰 白糖放量飙升(1)
- ·商品期货熊市尚未画“休止符”(1)
- ·10年期国债期货合约征求意见(1)
- ·美元创九年新高 黄金不跌反涨(1)
- ·螺纹钢 基本面与技术面“掐架”(1)
- ·全球有色金属将延续分化走势(1)
- ·五家期货公司提交“走出去”申请(1)
- ·2016年 大宗商品最佳投资时机(1)
- ·“十年一剑” ——中国职业操盘手联盟...(1)